English

歌美和者众 曲终人不散

1998-09-12 来源:光明日报 王陆光 于静 我有话说

编者按: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展,市民群众的大众性文化活动遇到新问题:无场地、无主题、无组织。但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要求是强烈的,只要组织得当,照样能红火起来,山东威海的周末纳凉晚会就是例证。

临近九月,威海市环翠区举办的为期3个月的周末纳凉晚会正进入尾声,然而,它所带来的广场文化的热潮却并没有随初秋的天气而日渐降温,而是节节火爆起来。每晚,广场上载歌载舞的表演队伍和兴趣盎然、经久不去的观众群,已成为环翠区夏夜中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周末纳凉晚会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搞过七届。以往是由区宣传文化部门每年组织一两次演出活动,之后,市民仍要以闲散无聊面对漫长的夏季。在这个沿海开放城市,文化生活的贫乏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提高大众文化层次,增强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今年的第八届周末纳凉晚会,组织者大胆地扩大规模,延长时间。为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真正做到“群众文化为群众,群众文化群众办”,演出不仅汇集了市区内众多的职业高手,也为一大批基层群众文化团体和民间艺术人才提供了一展风采的机会。

家住北竹岛的李百刚、李世庆等老人,退休以后常年凑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在当地颇有名气,在接到参加晚会的邀请后,老哥几个欣然携带乐器,自费包车,兴冲冲地赶赴广场参加演出。在庆“七一”的专场演出中,当舞蹈《中国娃》的演出者头扎红飘带、身着红肚兜的12位老人一亮相,顿时赢得了满堂喝彩,看着她们那诙谐的装扮,轻快的舞步,谁能想到这些表演者的平均年龄已是62岁。演出结束后,64岁的陶遵华老人兴奋地说:“如今生活好了,可整天地关在防盗门里憋屈得慌,有这么个活动,蹦哒蹦哒,这心里就是顺畅!”

群众的踊跃参与,保证了节目内容的丰富多彩,但为提高演出档次,很多节目不得不忍痛割爱,环翠楼办事处的专场演出中,下属单位一下子准备了24个节目,可只能上12个,无奈,办事处只好在专场演出之后又另外组织了一场。市老年体协则为无缘登台者搞了个“早间汇演”。而更多的人嫌精心排练的节目只演一场不够,又自行组织队伍到城镇乡村搞起了“文化下乡”。

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平民文化,在深深吸引普通市民百姓的同时,也成为诸多行业部门聚焦的热点,很多单位纷纷抓住这一展示自身形象的良机。市工业学校艺术班师生的高水平表演向公众证实了自己的实力,也为毕业生择业增加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区教委发挥自身人才济济的优势,师生同台献技,从不同侧面向公众展示了素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区工商分局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反映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系列节目,教育了群众,鞭挞了丑恶。

华联集团以其专业歌手领衔的豪华阵容,在服装、道具、音响等方面的优良装备,向人们显示了威海商业系统龙头老大的风采……

有些单位见登台无门,甚至找到了组织者“打招呼,走后门”。一时间,广场文化的热潮席卷了整个威海滩。来威海旅游、学习语言的哈佛大学的John.Dehoff也深受感染,他主动请缨,走进广场,为威海人献上了一曲美国民歌改编的小提琴曲。来自韩国的柳承一先生饶有兴趣地驻足观看演出后,颇有些羡慕地说:“受危机影响,韩国国内一些地方气氛沉闷,而威海这里却欢歌笑语,氛围真好。”韩国一个民间艺术联谊会还特意派了三个成员到广场观摩取经。

随着广场文化一期期的开展,最初担心“演员顶不上去,观众坐不下来”的广场文化主办者们如释重负。他们说:“搞广场文化就是政府搭台,让群众演戏,让群众看戏,让人民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充裕,办件让所有老百姓都高兴的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